选优配强添活力
    来源:    [大][中][小]

   3月底,我市圆满完成了17个乡镇党委换届工作,顺利产生167名党委领导班子成员,一批政治上靠得住、工作上有本事、作风上过得硬、人民群众信得过的优秀干部选拔到了领导班子中——

  能力素质提升

  结构明显优化

  乡镇党委换届,市委多次召开常委会专题研究,明确要求各级党员领导干部充分发挥表率作用,进一步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服从和维护好全市发展和换届工作大局。换届之后的乡镇党委新班子,结构更优、能力更强、人心更顺,真正达到了让组织满意、群众满意、干部满意的良好效果。

  据统计, 17个乡镇新一届党委167名党委委员平均年龄40.3岁,比上届平均年龄减少了2.1岁;有16名30岁左右的优秀年轻干部、1名选调生、1名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和2名大学生村干部新选拔进了乡镇党委领导班子;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占79%,比上届提高了15%,其中具有研究生学历的9人;女性党委委员47名,占比28.1%,比上届提高了8%,各乡镇均配备了女性党委委员,其中女性党委书记4名;党委委员与人大、政府领导班子成员交叉任职38人,交叉比例进一步提高。

  发扬党内民主

  推选优秀代表

  乡镇党代表产生按照“自下而上、上下结合,反复酝酿、逐级遴选”的原则,采取选举单位推荐提名初步人选、讨论确定预备人选、选举产生党代表与乡镇党委预审、审查、审批相结合的“三上三下”办法。围绕构建有序的民主机制和竞争格局目标,在乡镇党代表选举中全面落实差额比例要求,全市共确定乡镇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2089名,差额比例达44.77%,最后推荐产生了1443名乡镇党代表,为乡镇党委换届、推选出席市党代会代表提供了坚实保障。

  全额定向推荐

  民意更加彰显

  采取全额定向民主推荐的形式,是此次党委换届的又一亮点。17个换届乡镇共发放全额定向民主推荐表1386份,回收率达100%,产生继续提名人选145名、新提名差额人选64名,新提名人选中既有基层工作经验丰富的人大主席、副乡镇长,又有优秀年轻的大学生村干部;既有来自农村一线的优秀村支部书记,又有来自事业站所的专业性人才。从实际效果看,全额定向民主推荐与个别谈心、实地考察等环节相互补充、彼此印证,体现群众民意,符合基层心声。

      全程信息公开

  过程阳光透明

  换届过程面向社会公开,是我市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推进乡镇党委换届工作的又一有力举措。这次乡镇党委集中换届“三公开”贯穿全程:政策公开,对换届的名额比例、职数配备、年龄界限、结构要求等相关政策通过适当途径传达到基层每一名干部群众和与会的党代表,让他们在第一时间熟悉换届政策,确保换届效果;人选公开,对通过民主推荐、谈话推荐、差额考察产生的209名提名人选进行书面公示,接受公众评判和社会监督,确保更优秀、最合适的人选进入新一届党委班子;结果公开,每次民主推荐、差额选举的结果及时面向基层干部群众公开,在最大范围内接受各方评议,确保换届选举结果的公平、公正、透明。

  开展百点监测

  换届风清气正

  作为中组部严肃换届纪律联系点,我市着眼于乡镇党委换届的全程监督,创新监督手段,在全国首创了换届风气“百点监测”机制。这一做法引起了中组部的高度关注,并在全国四级党委换届中推广。实际操作中,按照区域覆盖面广、行业分布多、代表性强的原则,全市17个乡镇共设置了85个固定监测点和30个临时监测点。各监测点围绕党代表产生、民主推荐、民主测评、干部考察、换届选举等环节,重点对乡镇各级干部“5个严禁、17个不准和5个一律”换届纪律执行情况、换届风气等同步进行监测。同时,我市首次建立了市领导挂钩联系点制度。挂钩市领导全程参与联系点所在乡镇的换届工作,先后组织谈心谈话100多人次,与党代表见面60多人次,发放换届风气测评表1300多张,满意率100%。

(本报记者  王雁玲  马国兴  通讯员  张成   解建明)

管理员2011-04-06浏览([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公示公告

 

党建基础知识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