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三位一体”干部交流模式增强干部队伍内生活力
    来源:    [大][中][小]

  中共海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  鲁亚飞

近年来,江苏海门市把推进干部经常性交流作为深化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来抓,从强化组织领导、创新交流方式、完善工作机制等入手,不断增强了领导班子整体合力,有效提升了干部队伍综合素质。2010年该市累计交流乡科级以上领导干部85名,中层干部内部轮岗交流126名,社会反响良好。

高平台筹划,彰显“战略性”。把加大干部交流力度作为锻造“三宽型”高素质干部队伍的重要举措来部署和推进。一是抓宣传造势。起草制订了《海门市领导干部交流工作实施办法》、《海门市直部门中层干部轮岗交流实施办法》,充分利用报纸、电台、广播、会议等渠道,大力宣传干部交流的重要意义,使各级干部充分认识到干部交流是推进干部队伍建设的固本之策。二是抓超前规划。通过调查摸底、考察谈心等方式,动态掌握该市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的运行状况、职岗需求、结构组成,对干部交流定期进行研究分析制定科学预选方案,供市委领导决策参考。三是抓统筹协调。从加强宏观指导、明确交流条件、规范程序要求等入手,构筑组织部门牵头抓总、职能部门密切配合、全体干部积极参与的“一盘棋”工作格局,增强工作整体合力。

多元化运作,提升“实效性”。 推进干部交流是优化干部资源配置,激发干部队伍活力的关键举措。一是“砺炼式”交流。采用“四个一线锻炼法”,即让年轻干部身体力行到“条件苦”的基层、“情况杂”的单位、“任务重”的岗位、“发展快”的地区实践锻炼,在火热实践中拓展视野、磨练意志、加快成长。2010年选派了106名年轻干部到项目建设、城市建设、新农村建设一 线锻炼。二是“互补式”交流。结合年终考察和党委换届,注重从领导班子的知识结构、专业特长、个性特点、工作成效等出发,在2010年领导班子调整中,全市共调配了21名干部到更能发挥作用的专业领导岗位,仅法院、检察院班子成员跨部门交流了4名。三是“关爱式”交流。对那些长期在基层一线工作,爱岗敬业、不事张扬、作风过硬的“老实型”干部;那些在工作中敢于坚持原则、动真碰硬的“带刺型”干部等,重点给予关爱和倾斜,不让“老实人”和“实干家”吃亏。

制度化管理,增强“规范性”。健全完善干部交流机制,是推动干部交流工作有序进行的“强心剂”。一是双向互动机制。建立干部交流意向登记、任职岗位申报、交流谈心谈话等制度,全面掌握干部交流意愿和单位岗位需求,使组织调配更加科学合理。二是激励约束机制。建立干部交流配套保障制度,妥善处置交流干部的生活、工作、待遇等实际问题,消除交流干部后顾之忧。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对空缺岗位采用公开招考、公推公选等方式选拔,杜绝“带病交流”、“带病提拔”现象。三是绩效考评机制。制定干部实绩考核评价体系、领导班子任期目标责任制和领导干部岗位职责规范等制度,使党组织的目标管理与干部的实绩考核有机统一。( 2011512日《中国组织人事报》)

管理员2011-06-07浏览([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干部工作

 

公示公告

 

党建基础知识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