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重在急难险重基层一线选贤任能
    来源:    [大][中][小]

鲁亚飞

近年来,江苏海门市坚持把基层一线培养选拔干部作为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狠抓落实,大力选拔年轻干部到基层急难险重岗位一线经风雨、增才干、作贡献、促成长,形成了“干部资源在一线集聚、能力素质在一线提升、优秀人才在一线选拔”良性循环,有力激发了干部队伍建设的生机活力。

一、树立“风向标”, 坚持基层一线选拔干部。坚持“重基层、重能力、重实绩”选人用人导向,充分利用报纸、电视、网络、会议等渠道深入宣传基层一线选拔干部的意义和作用,明确规定将基层工作经历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条件,把干部选拔任用的目光更多地投向基层,真正把关心爱护基层干部贯彻落实到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各个方面,形成了在基层一线选贤任能的“磁场效应”。近三年来,该市通过公开选拔、公推公选、竟争上岗等途径,先后从基层急难险重一线岗位选拔92名干部担任领导干部职务;选拔221   名政治素质过硬、工作作风扎实、群众公认度高年轻干部储备到后备干部人才库,其中,新提拔干部中具有镇村工作、重点工程任职锻炼经历的人员占80 %以上。

二、构建“集训营”, 紧贴基层一线砺炼干部。注重把年轻干部在基层教育、培养和管理作为干部队伍建设中的关键环节抓紧抓实,实现了干部锻炼在基层、提高在基层、作为在基层。一是“模块式”培训。按照“缺什么、补什么”原则,围绕理论知识、专业技能、创新思维、政策法规、党性教育等重点专题开展培训,满足干部知识更新、能力提升、引领发展和服务群众等多元化需求。二是“多岗式”锻炼。积极探索“四个一线”锻炼法让年轻干部挂职到“条件苦”镇村蹲点到“情况杂”部门、结对到“任务重”岗位、派遣到“发展快”地区摔打磨练帮助干部拓展视野、磨练意志、锤炼作风。三年来,先后派遣了130多名干部到江浙发达地区挂职锻炼;选派了260多名干部服务于新农村建设;选调了180多名干部参与城市建设和项目建设重点工程。三是“项目式”管理。着力打造干部干事创业平台,坚持以“项目化”管理为手段,针对不同干部特点,定职责,下指标、交任务、压担子,确保干部在基层工作开展中做到对象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

三、运用“测评仪”,驻守基层一线甑别干部。构建“以发展论英雄,靠能力比高低,按成效论奖惩,凭实绩定升迁”干部实绩综合考评体系,把干部在基层贯彻重大决策、参与重大项目、完成重点工作、调处重大矛盾作为干部实绩考评的重要指标。充分运用干部考察“测评仪”,在干部选出来、派下去后,着手采取跟踪督查、专项考察、个别访谈、问卷调查、民主测评“五位一体”考评方式,全面、准确、动态对干部在基层的工作实绩、能力作风、群众评价等进行科学考评,并建立干部个人绩效档案,对基层实践锻炼中综合考评优秀的年轻干部,给予“两优先”待遇即优先提拔使用、优先评先奖优,真正使基层锻炼同干部评先和使用双挂钩。两年来,在基层一线特别是在急难险重岗位实践锻炼的180多名年轻干部,经组织考核,已有65%左右优秀年轻干部被提拔重用。

(2010123日《中国人事报》)

管理员2011-06-07浏览([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公示公告

 

党建基础知识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