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亚飞
2010年8月9日——16日,我参加了新加坡南通党务工作专题培训班的学习与考察,亲身体验了新加坡社会建设、发展及文明成果,直接感受了新加坡人民行动党“通过全民力争上游,创造一个充满活力、公平与平等的社会,使每个公民不分种族、语言和宗教,享受美满的生活”的现实体现。虽然制度不同,新加坡实行议会民主制度,没有地方和基层政府,实行的是选区制管理体制,但强调人本发展(人在发展中的中心地位)的理念与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
一、要了解掌握真实的社情民意
在新加坡,每个议员都很清楚“自己从人民中来,就得回到人民中去,孜孜不倦地、持续不断地为人民服务”。每周一次的议员接见选民活动是一项制度,部长、国会议员和政治秘书以及尽职的党干部均严格执行,这也是党联系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已成为了基本政策之一。接见选民活动一般在由议员租用的幼儿园、支部活动中心等公共场所内进行,接见对象都是本选区的群众,每次数十人不等,一年下来,多的议员可以接见数万名选民。每周为议员接见选民提供志愿服务的多是人民行动党党支部的党员,他们为求助者登记、录入、摘要、分类和提出处理建议等。不管来多少求助者,议员当晚都要把所有投诉者接待完,有时接待选民要工作到次日凌晨。选民求助的问题很多,如组屋分配、孩子择校、家属移民、就业咨询、税费减免、老人赡养、纠纷处理,等等。这些问题并不是议员都能解决,很多情况下议员只是给来访者提供正确解决问题的途径和信息,对一些问题提出处理意见、建议转交政府部门和法定机构。有关部门会十分重视议员的来信,尽量解决求助的问题。不管投诉的问题是否能解决,相关部门一般在两周内都要给予求助者答复或给一个合理的解释。
其实,类似的制度和做法我国许多地方也有,比如,主要领导定期参加大接访、党员干部“三走进三服务”主题实践活动、基层党组织联村联企联户,两代表一委员联系选民等,但效果参差不齐。原因是多方面的,政出多门,制度繁杂,缺乏系统性、操作性;重制度出台、轻制度落实,缺少执行监督、责任追究;过分强调出新出彩、短期效应,制度容易过期,缺乏持久力;等等。因此,建立主体明确、职责具体、程序规范、便捷高效,具有权威性的接待群众机制十分必需而紧迫。以信访工作为例,领导包案、县领导在县信访办接待上访群众、干部大下访等制度已不能适应形势发展之需,可借鉴新加坡议员接见选民制度,根据领导分工,各自负责辖区内的某一个镇乡、街道或部门的信访稳定工作,每周到所负责的区域接待一次上访群众,每月到所负责的区域走访一次群众,倾听群众呼声,了解民间疾苦。从而畅通渠道,疏导民意,掌握民情,乃至及时调整完善相关政策措施,使有求助的群众迅速地、广泛地得到回应和解决。同时,建立健全追究领导责任制度,做好信访稳定工作作为硬任务纳入对领导干部德能勤绩的考核,落实奖惩,对因工作失职导致发生恶性事件或造成不良影响的,严格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
二、要公平公正配置社会公共资源
在新加坡,公共资源(社会公有公用的生产、生活资源)的配置处处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处处满足人的多样化需求,不仅有属于自己的住房,交通也非常便捷,能轻松地从一个地方到达另一个地方,而且无论身处何地,附近必有公汽站、学校、银行、医院、商场、公园绿地、停车场、宗教活动场所等公共设施,可以享受各项优质服务,生活十分方便。这主要归功于政府通过概念总蓝图和总体规划图的科学编制和慎重检讨,构建了完善的发展策略和形态,保证了有限的资源能够最大化、最合理、最有效地使用,形成了能够同时满足经济、社会、环境的可持续发展方式。
新加坡的住房分为组屋和排屋两种。组屋是公屋,相当于中国的经济实用房,排屋相当于中国的私人别墅。唯一区别是排屋有相对独立的物业管理,组屋是全敞开式的,由政府统一进行物业管理。组屋工程是新加坡从上世纪六十年代开始,为使“居者有其屋”而实施的政府主导的普惠性住房工程,组屋的选址大都在公交车站、地铁出口附近,方便居民出行,按规模建设配套的服务设施,方便居民生活。在同一区域包括好的地段,如海边等,组屋和排屋共存,且比例相当,普通的工薪阶层也可以住在最好地段,有尊严地生活。组屋的销售价格既不是按建设成本计算,更不是按市场行情决定,而是根据市民的购房经济承担能力(家庭收入水平)来决定的。子女购买组屋如能与年老的父母在同一小区,还能享有另外的补贴。目前,这一政策已协助九成的住户购买了属于自己的房子,有力地增进了多种族安居乐业、和谐相处,促进了社会建设,有效地防止和减少了社会阶层之间的冷漠、对立与摩擦,对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积极作用。
公共资源配置不公是当前中国社会的热点问题,这集中反映在住房、教育、医疗卫生服务乃至道路基础设施等诸多领域。公共资源配置不公的直接结果是损害社会弱势群体的基本社会利益,有碍社会的公正和谐。保障公共社会资源在不同社会群体、不同地区的公平公正应是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和政策制定的基本出发点。为此,需要重塑政府在公共资源配置上的基础性职能,为最广大社会群体的基本需求提供机制化的公共服务,使全体公民都能普遍享有改革发展带来的社会成果,而在这方面,新加坡的许多理念与实践值得我们学习借鉴。
三是要把实事好事做在实处
新加坡地处赤道附近,属热带雨林气候,常年日照强雨水多,但新加坡人出门一般不需要带遮阳伞或雨具,因为政府组屋一楼都是架空的,组屋以及商业区与公交站亭或地铁口之间都建设有带盖走廊,就是人行天桥上也是如此,保证了公众出行不会被日晒雨淋。
“新加坡政府服务外包”理念很先进,也很实用。政府将其非核心的业务外包出去,利用外部最优秀的专业化团队来承接其业务,从而使其专注核心业务,达到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和对环境应变能力的一种管理模式。飞跃家庭服务中心(社区服务中心)就是其中一个很好的典型,它属非营利的自愿福利团体,由政府提供服务场所,并出资50%开办经费,主要为有需要的、贫困的或在危机中的人提供全面系统的社区服务,并帮助不幸和有缺陷的人群学习独立。该中心下设幼儿托管中心、学生关怀中心、家庭教育中心、乐龄活动中心、老人托管中心以及邻里中心等,服务内容涉及到人的一生。
为改善和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我国各地每年也都会确定并实施一系列的实事工程,然而少数地区和一些地方在工程启动或推进过程中,却遇到“受益”群众的抵触情绪甚至抵制行为,从而陷入好事办不成、实事难实施的尴尬境地。一些民心工程并没凝聚民心,提升政府形象,反而削弱了政府威信,甚至造成了群众对政府的信任危机。究其根源,事前缺少必要的民意征询和民众直接参与的科学论证,宣传发动时又常常将预期成效夸大,实施过程中更是缺少利益群众的直接参与和有效监督,一些地方政府或利益集团与民争利现象严重,总体存在“重建轻管”思想,建成后管理不到位,功能作用不理想,实事没落到实处,群众自然有反响,但政府却没有及时回应,等等。因此,我们为民办实事好事,一定不能一厢情愿、想当然,更不能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而要始终坚持一切以人民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满意不满意为根本标准,从实际出发,办切合人民群众需要的事,唯有如此才能真正把实事好事做在实处。
在新加坡的时间虽短,了解也很有限,但其“人本发展”理念留给我的印象最深,我们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科学发展观的核心(本质)是以人为本。我们党从一个革命党到一个长期执政的党,只要时刻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要位置,时刻牢记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福祉,只要我们的党员干部坚持“情为民所系,权为民所用,利为民所谋”,那我们就会永立不败之地。(2010年9月29日《南通日报》(理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