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香港著名学府浸会大学内地分校已成功落户海门临江生物医药科技产业园区,为海门今后培养更多国际化人才创造了条件。近年来,我市全面实施“人才强市”战略,扎实推进“东洲英才”计划,人才引育力度不断加大,人才支撑体系不断健全,人才服务环境不断优化,江海大地呈现出人才资源充分涌流,人才活力竞相迸发的可喜局面。 人才优先战略牢固确立。先后制订出台《关于深入实施人才强市战略的意见》、《关于实施“东洲英才”计划的意见》、《关于组织实施“企业聚才”工程的意见》等人才工作政策性文件,人才政策体系基本建立。积极运作成立市委人才办,与市委组织部合署办公,为正科职行政机构。将人才工作列为“一把手”工程。在原有每年一度综合考核的基础上开创性地将人才工作纳入全市重点工作“季度八项竞赛”。市委明确把2011年的人才专项资金设为1亿元,并要求各乡镇、园区同样设立不低于财政一般预算3%的人才工作专项经费,集中用于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和奖励,为吸引各类高层次人才提供了坚实的财力支持。今年10月,在全市创新发展大会上,市委书记姜龙亲自为优秀高层次人才颁奖,重奖省“双创计划”人才邱小龙博士,奖金达130万元。 人才引进力度持续加大。在“东洲英才”计划的统领下,组织开展了四大重点人才引进工程。实施“名校揽才”工程。公开招录33名紧缺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充实到市经济综合部门、四大园区及部分重点乡镇工作,改善党政干部队伍的专业结构。实施“企业聚才”工程。积极组织参与省、市“百所名校江苏行”、“江海英才”创业周、“百企董事长高校行”、“深圳国际人才交流会”、“广州海外留学生人才交流会”等活动,为本地企业引才聚才搭桥牵线。今年累计引进符合我市产业发展急需的高层次紧缺型人才1759名,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75名。实施“海外猎才”工程。引进高层次海外人才29名,超亿元项目11个。实施“政产学研用对接”工程。通过对上争取,成功获批省第四批“科技镇长团”10个岗位名额来我市挂职。通过举办海门第十六届“金花节”,共有4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与我市200多家企业进行了对接,签约项目145个,投资总额超过30亿元。 人才培养开发整体推进。积极做好人才项目申报工作。先后组织开展国家“青年拔尖人才支持计划”、省第四期“333工程”培养对象、省“创新团队”、省“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引进计划”、省“企业博士集聚计划”资助对象和南通市第四期“226工程”培养对象的申报工作,共推荐上报省级以上高层次人才(团队)31个,南通市高层次人才68人。成功申报留学人员科技择优资助项目3项,其中国家级2项、省级1项。多种形式提升各类人才素质。通过开设智汇讲堂、选送参加境内外培训班、资助研修深造、开展农村科技入户、青年创新创业实践等形式,全市70%的副科职以上党政干部、123名企业高级管理人才、5128名农村实用人才、528名优秀创新创业青年和10024名专业技能人才接受了系统培训。尤其在新加坡举办了领导干部研修班和选送企业高端人才参加美国斯坦福大学的“高层次人才创新创业研修班”,实现了海门境外培训的新突破。2011年,有1人被评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人入围第四届“江苏创新创业人才奖”,1人获省第三期“333工程”突出贡献奖;有9人新增为省“333工程”培育对象;有2589名教育、医疗卫生、生产一线的从业人员在学历、职称、技能等级上得到提升,1人获省首批首席技师称号,2人获南通市首席技师称号。 人才发展环境优化升级。在政策环境方面,“东洲英才”计划首次提出对来海工作的院士级人才、带技术、带项目、带资金来海创办科技型企业和现代服务企业的高层次创业领军人才(团队)、掌握核心技术到企业工作的工程技术领军人才(团队)、来海创业并具有博士研究生学历的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等四类人才提供20至100万元不等的创业启动资金或30至50万元的科技项目资助经费;对前三类领军型人才5年内分期给予总额40至100万元不等的购房补贴。在人才载体建设方面,依托四大园区和海门镇等产业集聚区的建设,大力推进特色产业园、留学生创业园、科技创业园等各类人才创新创业载体建设。建成国家级、省级科技创业园、高层次人才创业创新基地4个,新认定高新技术企业24家,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0家,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11家。在投融资平台建设方面,积极与金融机构和金信担保公司、中南集团等金融公司进行沟通洽谈,为推动全市科技金融工作奠定了基础;市财政设立300万元的专项扶持资金,与江苏银行合作,开展中小企业科技成果转化风险补偿贷款项目。(本报通讯员冯彪 赵永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