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切实以科学人才观为统领,大力实施“人才强市”战略,通过不断加强政策体系创新,持续优化人才发展环境,着力培养造就高层次人才队伍,为加快推进全市“两个率先”进程提供了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证。 政策引领,人才竞争优势凸显。将人才政策创新作为人才工作的突破口,强化制度设计,努力增强政策开放度,打造人才竞争的政策优势。按照“区域领先、灵活开放、优惠实用、配套完备”的方针,制定实施了以《海门市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关于加快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项目)的激励办法》、《海门市“东洲英才”(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海门市优秀高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关于建立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的意见》、《区街、镇乡党政正职履行科技进步与人才工作职责双百分考核办法》等文件相配套的“1+5”系列人才政策。对来海创业的顶尖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来海实施科技成果转化的创新类顶尖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的项目资助,为高端人才提供政策集成化支持。 项目带动,人才集聚步伐加快。以市场为导向,立足全市经济发展大局,推进实施了一批重点人才工程,倾力打造人才高地。开展“东洲英才”引进计划评选活动。由市财政设立专项经费,围绕生物技术与新医药、新能源、新材料、先进装备制造、海洋工程(船舶修造)、电子信息与物联网、现代物流与服务业、文化创意等重点产业,着力引进一批创新能力强、市场前景好的优秀创新创业人才(团队),为获评对象提供20~200万的经费支持。仅今年评选产生的27名“东洲英才”引进计划对象累计受资助总额就达1100多万元。组织科技节人才专项活动。以中国·海门科技节为契机,举办“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门行·海门籍高层次人才家乡行”智力合作洽谈活动,着眼高层次人才引进,带动智力要素加速集聚。推进“招才引智高校行”活动。依靠科技镇长团资源,由市领导带队,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对接活动,增进校地联系,强化人才交流合作。近年来,全市共引进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0名、中科院“百人计划”专家1名、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江苏省“双创”人才11名,全市人才总量达17万人,各类高层次人才突破9000人。 强化支撑,人才发展环境渐优。坚持“人才为本”,全面营造有利于人才发展的综合环境,充分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大力推进人才载体建设,建成国家级、省级科技创业园4个,新材料火炬特色产业基地1个,省级以上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1家,省级院士工作站6家,高新技术企业52家,省级以上博士后工作站、研究生工作站12家,科技企业孵化器8家,孵化器总面积37.8万平方米。常规化开展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每名市领导联系1名高层次人才,开展人才走访、慰问、联谊活动。大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已建在建人才公寓面积达40万平方米。为人才发放“东洲英才”服务卡,开辟配偶就业、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定期组织人才健康体检和考察疗养,为人才提供全方位、保姆式服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