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通校地校企合作通道,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完善县乡科级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准确把握现实需求,推动高校院所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拓宽科技人才培养渠道,推动人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这是省委省政府对“科技镇长团”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基本要求。我市迄今为止,已经迎来三批“科技镇长团”,科技镇长们积极发挥高校院所与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成为推动海门经济转型的一股强大科技力量。
去年8月,我市迎来了江苏省第六批、我市第三批“科技镇长团”。一年来,“科技镇长团”的十名教授和博士充分发挥自身连接高校、地方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高校院所与地方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改变了产学研合作存有的“若即若离”现象,把校地和校企紧紧“粘”在了一起。
■从高校来,到企业去
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但是环境污染和臭气扰民是行业性的难题。“科技镇长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郭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邀请交大环境学院973专家晏乃强教授,对回力公司、南通克莱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和海门市环保局进行了考察,通过与各方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专家与南回橡胶联合开展“废旧橡胶快速脱硫清洁生产工艺及高效脱臭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性研究。与克莱克公司在焊机烟气净化,以及焊接车间空气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达成合作研发的意向,并初步提出与海门环保局建立霾污染联合观测站等项目。
镇长团成员、浙江大学博士马晓军在海门高新区挂职期间,利用个人学术资源,促进晨牌药业与我国著名中医王长根合作,对金钱胆通颗粒药品进行二次开发,并将王长根先生个人头像用于该药的商标。
镇长团副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冯成强挂职一年来,促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苏晨牌药业在鼻炎宁二次开发上的技术合作,签订了300万元的技术开发合同;促成了北京乾润鼎诚投资有限公司在临江新区海门科技园投资4000万元建设铁皮石斛原球茎生产项目。
同冯成强、郭光明、马晓军一样,在海门挂职期间,“科技镇长团”成员在团长、副市长傅万里的带领下,在深入调研、多方交流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专家会诊,为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开发新品。他们邀请了浙江大学现代化中药学院刘雪松教授团队与海门晨牌药业、四海植物精华和浩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其团队对晨牌药业二次药方开发和现代中药自动化提取工艺改造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建议,对浩丰生物科技关于香精和香料高效、稳定的提取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指导。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轻密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原交大副校长丁文江院士与江苏佳铝集团有限公司就卡车轻量化镁合金轮毂、建筑材料轻量化和新型钛锌板国产化开发等开展项目合作。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讯网与新型光纤通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千人计划专家何祖源教授为通光集团提供海底光缆断点监控传感器和修复技术开发项目,千人计划专家樊昕昱与通光集团合作研发新型远海海底光纤传感器技术开发项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韦悦周为中兴能源装备公司提供先进核反应堆材料验证设备及技术开发。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赵晓峰为森达不锈钢装饰公司提供燃气灶炉膛耐高温长效多孔聚能板技术开发、真空离子镀中黑色镀膜的品质和稳定性研究项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张德良为海门常乐粉末冶金厂提供汽车发动机配件粉末冶金件替代开发技术。中国阻燃材料学会秘书长周政懋教授为开美化学提供新产品的信息。北京格林凯默公司总经理宫宁瑞与慧聚药业和英力公司合作洽谈,提供了新型催化的技术信息。
这些大规模、深层次的合作,都是“科技镇长团”牵线搭桥、多方对接结出的硕果。“从高校来,到企业去!”挂职期间,“科技镇长团”成员累计走访调研重点企业2284家次,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进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由于“科技镇长团”成员熟悉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科技资源,能够准确地找到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从而有效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叠加”。据统计,一年来,“科技镇长团”成员共邀请专家360余名,达成校地合作意向与项目合同26项,总金额达2亿元。
■“科技红娘”促成25个平台
2014年,我市首次迎来了真正的院士创业项目。5月21日,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贺林院士的生物高科技创业项目公司在临江新区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园正式注册成立,贺林院士本人担任企业法人和董事长,总投资达2亿元。这是“科技镇长团”发挥“红娘”效应,为海门带来的一个巨大成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集聚是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科技镇长”团立足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与海门就校地、校企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累计成立各种平台25个,其中研究平台8个,合作平台9个,创新实践基地4个,产业平台4个,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平台: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海门市协商成立“东方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将在海门临江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建立新药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开发区、冠东车灯洽谈共建海门汽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市开发区联合筹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海门分院;上海交通大学在临江新区筹建Bio-X研究院海门分院;上海交通大学与荷兰能源研究院、海门开发区共建中荷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南集团联合建立金属基复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与江苏佳铝公司联合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
合作平台:黑龙江大学中法学院海门分院顺利揭牌,共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平台;复旦大学在海门市建立了作为复旦大学全国干部培训的海门现场教学点;复旦大学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署《复旦大学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复旦大学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海门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市招商局工业集团、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洽谈全面启动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基础条件设施与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上海交通大学与招商局工业集团联合设立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在海门中学设立优质生源地;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市环保局联合建立大气PM 2.5监测站;上海交通大学成立2亿元募集额的政府引导基金,深圳时代伯乐海门创业投资基金。
创新实践基地:复旦大学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复旦学生海门科创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在招商局重工设立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在海门成立培训企业实践基地;“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实验室”和江苏省科技厅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获批建设。
产业平台:新加坡政府与临江新区筹建健康养生产业园;复旦大学与叠石桥家纺城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浙江理工大学与海门纺织印染行业成立产业联盟。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海门市畜牧兽医站和江苏金盛羊业成功申报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这些平台,成为我市吸引、培育和集聚人才的重要平台,去年以来,“科技镇长团”成员成功引进4位“千人计划”专家,成功申报了“东洲英才”5项,帮助企业引进教授、博士科技副总3人,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做了积极探索和努力。
■“来过,便不曾离开”
我市有诸多家纺企业,但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少,交易平台信息化水平较低。镇长团成员、黑龙江大学博士窦雁巍考察了我市的家纺骨干企业,选择凯盛家纺作为推进海门市家纺企业转型升级的试点单位。他结合所属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联系专家来海实地考察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确定由黑龙江大学负责凯盛家纺的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校企双方签订了正式合同,总金额达到50余万元。技术改造过程历时半年,于今年5月完成项目验收,该生产管理系统的改造实施对于企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监控整个生产过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
海门拥有全国著名的山羊地方品种“海门山羊”,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确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品种”。万永杰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羊业科学研究院的教师,2012年8月作为江苏省第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三厂工业园区。去年挂职期满后,他留任再挂职一年。他先后帮助三厂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申报了“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海门市重点实验室”、“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等项目。其中,海门市金盛山羊繁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被批准为2012年江苏省惟一的“农业部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去年以来,万永杰又协助金盛山羊繁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农业大学申报了江苏省农委的“农业三新工程-海门山羊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和“畜禽技术改进项目-纯种海门山羊扩繁场扩建项目”等项目。其中“畜禽技术改进项目-纯种海门山羊扩繁场扩建项目”已经获批。
省第六批、我市第三批“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期为一年。任职期满,他们有的将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有的选择继续挂职,但他们都把宝贵的创新资源留在了海门。“来过,便不曾离开。”对一批又一批来海挂职的科技镇长团成员而言,这是一句恰当真实的写照。
“打通校地校企合作通道,推动产学研合作向纵深发展;完善县乡科级服务体系,推动区域创新能力显著增强;准确把握现实需求,推动高校院所提升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拓宽科技人才培养渠道,推动人才队伍素质全面提升。”这是省委省政府对“科技镇长团”提出的殷切希望和基本要求。我市迄今为止,已经迎来三批“科技镇长团”,科技镇长们积极发挥高校院所与地方的桥梁纽带作用,深化产学研合作,成为推动海门经济转型的一股强大科技力量。
去年8月,我市迎来了江苏省第六批、我市第三批“科技镇长团”。一年来,“科技镇长团”的十名教授和博士充分发挥自身连接高校、地方和企业的桥梁纽带作用,在高校院所与地方企业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改变了产学研合作存有的“若即若离”现象,把校地和校企紧紧“粘”在了一起。
■从高校来,到企业去
南通回力橡胶有限公司是中国最大的再生橡胶生产企业,但是环境污染和臭气扰民是行业性的难题。“科技镇长团”成员、上海交通大学教师郭光明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他多次邀请交大环境学院973专家晏乃强教授,对回力公司、南通克莱克空气处理设备有限公司和海门市环保局进行了考察,通过与各方交流达成了合作意向。专家与南回橡胶联合开展“废旧橡胶快速脱硫清洁生产工艺及高效脱臭技术”创新与应用示范性研究。与克莱克公司在焊机烟气净化,以及焊接车间空气质量保障等方面的技术问题达成合作研发的意向,并初步提出与海门环保局建立霾污染联合观测站等项目。
镇长团成员、浙江大学博士马晓军在海门高新区挂职期间,利用个人学术资源,促进晨牌药业与我国著名中医王长根合作,对金钱胆通颗粒药品进行二次开发,并将王长根先生个人头像用于该药的商标。
镇长团副团长、北京师范大学博士冯成强挂职一年来,促成了北京师范大学与江苏晨牌药业在鼻炎宁二次开发上的技术合作,签订了300万元的技术开发合同;促成了北京乾润鼎诚投资有限公司在临江新区海门科技园投资4000万元建设铁皮石斛原球茎生产项目。
同冯成强、郭光明、马晓军一样,在海门挂职期间,“科技镇长团”成员在团长、副市长傅万里的带领下,在深入调研、多方交流的基础上,针对企业遇到的问题,积极组织专家会诊,为企业解决了很多技术难题,帮助企业开发新品。他们邀请了浙江大学现代化中药学院刘雪松教授团队与海门晨牌药业、四海植物精华和浩丰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进行技术交流,其团队对晨牌药业二次药方开发和现代中药自动化提取工艺改造提供了实际有效的建议,对浩丰生物科技关于香精和香料高效、稳定的提取方法与技术进行了指导。邀请上海交通大学轻密合金精密成型国家工程中心主任、原交大副校长丁文江院士与江苏佳铝集团有限公司就卡车轻量化镁合金轮毂、建筑材料轻量化和新型钛锌板国产化开发等开展项目合作。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区域光纤通讯网与新型光纤通讯系统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千人计划专家何祖源教授为通光集团提供海底光缆断点监控传感器和修复技术开发项目,千人计划专家樊昕昱与通光集团合作研发新型远海海底光纤传感器技术开发项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韦悦周为中兴能源装备公司提供先进核反应堆材料验证设备及技术开发。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赵晓峰为森达不锈钢装饰公司提供燃气灶炉膛耐高温长效多孔聚能板技术开发、真空离子镀中黑色镀膜的品质和稳定性研究项目。邀请上海交通大学千人计划专家张德良为海门常乐粉末冶金厂提供汽车发动机配件粉末冶金件替代开发技术。中国阻燃材料学会秘书长周政懋教授为开美化学提供新产品的信息。北京格林凯默公司总经理宫宁瑞与慧聚药业和英力公司合作洽谈,提供了新型催化的技术信息。
这些大规模、深层次的合作,都是“科技镇长团”牵线搭桥、多方对接结出的硕果。“从高校来,到企业去!”挂职期间,“科技镇长团”成员累计走访调研重点企业2284家次,详细了解企业转型升级、自主创新进程中的难点、热点问题 。由于“科技镇长团”成员熟悉高校的优势学科和科技资源,能够准确地找到产学研合作的结合点,从而有效实现了高校和企业的“优势叠加”。据统计,一年来,“科技镇长团”成员共邀请专家360余名,达成校地合作意向与项目合同26项,总金额达2亿元。
■“科技红娘”促成25个平台
2014年,我市首次迎来了真正的院士创业项目。5月21日,中科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Bio-X研究院贺林院士的生物高科技创业项目公司在临江新区海门生物医药科技园正式注册成立,贺林院士本人担任企业法人和董事长,总投资达2亿元。这是“科技镇长团”发挥“红娘”效应,为海门带来的一个巨大成果。
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集聚是区域发展的有力支撑。“科技镇长”团立足派出单位的资源优势,与海门就校地、校企平台建设方面取得了初步成效,累计成立各种平台25个,其中研究平台8个,合作平台9个,创新实践基地4个,产业平台4个,为地方经济建设和地方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研究平台:浙江大学苏州工业技术研究院与海门市协商成立“东方产业技术研究院”;上海药物创制产业化开发中心将在海门临江新区生物医药科技创业园建立新药研发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开发区、冠东车灯洽谈共建海门汽车研究院;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市开发区联合筹建新农村发展研究院海门分院;上海交通大学在临江新区筹建Bio-X研究院海门分院;上海交通大学与荷兰能源研究院、海门开发区共建中荷可再生能源研究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中南集团联合建立金属基复合物国家重点实验室联合实验室;上海交通大学与江苏佳铝公司联合建立企业院士工作站。
合作平台:黑龙江大学中法学院海门分院顺利揭牌,共建高校与地方合作平台;复旦大学在海门市建立了作为复旦大学全国干部培训的海门现场教学点;复旦大学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合作签署《复旦大学与海门市人民政府全面合作协议》;复旦大学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复旦大学技术转移中心海门分中心”;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市招商局工业集团、招商局重工(江苏)有限公司洽谈全面启动教育培训、科技研发、成果转化、科技基础条件设施与条件建设等方面的合作;上海交通大学与招商局工业集团联合设立奖学金;上海交通大学在海门中学设立优质生源地;上海交通大学与海门市环保局联合建立大气PM 2.5监测站;上海交通大学成立2亿元募集额的政府引导基金,深圳时代伯乐海门创业投资基金。
创新实践基地:复旦大学与海门经济技术开发区共建“复旦学生海门科创基金”;上海交通大学在招商局重工设立卓越工程师实践基地;上海交通大学在海门成立培训企业实践基地;“江苏省家畜胚胎工程实验室”和江苏省科技厅的“企业研究生工作站”获批建设。
产业平台:新加坡政府与临江新区筹建健康养生产业园;复旦大学与叠石桥家纺城开展电子商务平台的建设;浙江理工大学与海门纺织印染行业成立产业联盟。南京农业大学联合海门市畜牧兽医站和江苏金盛羊业成功申报江苏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创新团队。
这些平台,成为我市吸引、培育和集聚人才的重要平台,去年以来,“科技镇长团”成员成功引进4位“千人计划”专家,成功申报了“东洲英才”5项,帮助企业引进教授、博士科技副总3人,为促进我市经济社会转型升级做了积极探索和努力。
■“来过,便不曾离开”
我市有诸多家纺企业,但生产技术水平相对落后,产品科技含量少,交易平台信息化水平较低。镇长团成员、黑龙江大学博士窦雁巍考察了我市的家纺骨干企业,选择凯盛家纺作为推进海门市家纺企业转型升级的试点单位。他结合所属学校的优势学科和专业,联系专家来海实地考察并提出解决方案,最终确定由黑龙江大学负责凯盛家纺的生产管理系统设计与实施,校企双方签订了正式合同,总金额达到50余万元。技术改造过程历时半年,于今年5月完成项目验收,该生产管理系统的改造实施对于企业有效提高生产效率,监控整个生产过程起到了良好的作用,得到了企业的充分肯定。
海门拥有全国著名的山羊地方品种“海门山羊”,先后被国家质检总局和农业部确定为“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地理标志品种”。万永杰是南京农业大学动物羊业科学研究院的教师,2012年8月作为江苏省第五批“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三厂工业园区。去年挂职期满后,他留任再挂职一年。他先后帮助三厂农业科技园区企业申报了“农业部畜禽标准化示范场建设”、“江苏省科技支撑计划”、“海门市重点实验室”、“农业综合开发供销总社新型合作示范”等项目。其中,海门市金盛山羊繁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被批准为2012年江苏省惟一的“农业部肉羊标准化示范场”。去年以来,万永杰又协助金盛山羊繁育技术发展有限公司和南京农业大学申报了江苏省农委的“农业三新工程-海门山羊高效规模化养殖技术示范与推广”和“畜禽技术改进项目-纯种海门山羊扩繁场扩建项目”等项目。其中“畜禽技术改进项目-纯种海门山羊扩繁场扩建项目”已经获批。
省第六批、我市第三批“科技镇长团”成员挂职期为一年。任职期满,他们有的将回到原先的工作岗位,有的选择继续挂职,但他们都把宝贵的创新资源留在了海门。“来过,便不曾离开。”对一批又一批来海挂职的科技镇长团成员而言,这是一句恰当真实的写照。(记者 王雁玲 通讯员 葛文骅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