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刘海滢 10月26日,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将《我国锂业发展战略与自主创新模式研究》的开题报告放在海门,并选择了海门容汇通用锂业作为研究的样本,这表明容汇通用在锂业创新研究上走在全国前列。 容汇通用是一家专业研发生产锂电新能源材料的企业,在谈到这几年企业发展时,李南平深有感触地说,创新是企业生存发展的源泉。 谈到企业的创新,李南平说,容汇通用成立于2006年,时间不长,但其历史要追溯到1998年成立的泛亚锂业,公司的创新历程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探索阶段,第二个阶段为系统创新阶段,第三阶段为边界拓展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指泛亚锂在四川租赁托管当地锂盐企业期间,是公司从贸易背景向从事生产性活动的起步阶段。当初锂业行业处于低潮,能规模化经营的仅一家国有企业,所有其它企业的生产技术均拷贝于该国有企业上世纪50年代形成的成熟技术。我们技术团队尚未有很多的经验,所以也不易受到框框的束缚,尝试着对传统工艺进行革命性改造,在此期间开发出了以矿石生产氢氧化锂的冷冻生产工艺,将原生产流程大大缩短,创造了每吨产品将近10000元的利润空间。由于未能在四川扎根,该技术在原服务过的企业继续使用,也已扩散至国内所有氢氧化锂生产企业,算是为社会作出了贡献。 第二阶段就是海门生产的这8年。这8年中,我们对碳酸锂工艺进行了系统的改进,创造性地开发了母液冷冻并循环使用技术,该成果在2012年被国家无机化工学会评为该年度最高奖—科技进步奖。在业内独树一帜。与此同时,用于锂电池电解质的高纯碳酸锂、锂电材料磷酸铁锂、石墨烯等新产品的生产工艺取得了重大突破,其中磷酸铁锂生产工艺成为国际上成本最低的工艺,用其生产的电池的低温性能全球领先。目前年产200吨的中试生产线已经投产。 第三阶段,边界拓展阶段。从现在至未来的一段时间,公司将开展如下一些工作:一是由于新能源产业明显的增长趋势,公司将加强与资源企业的合作,以保证有足够的资源可用于锂产品的生产。二是加大对高附加值产品的投入。三是进一步加大研发投入,发挥“江苏省锂盐新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的平台作用,逐步增加技术服务在公司收入中的比例,同时为中国锂产业的整体发展做出贡献。 “企业的创新离不开方方面面的鼎力支持。”李南平说,公司在海门科技创新的8年历程,得到了海门市委市政府、三厂工业园区及科技局等职能部门的大力支持。通过市委组织部牵头的创新创业人才引进工作,公司在2013年引进了上海交大郭守武老师并获得江苏省组织系统经费的支持,公司也适时开展了石墨烯及石墨烯对磷酸铁锂性能改进的研究;通过海门市的“东洲英才”计划,公司在2013年引进了复旦大学的董安钢老师,开展《特殊形貌纳米级磷酸铁锂正极材料的合成、表面改性及在锂电池中的运用》的项目研究,董安钢在2014年被确定为“东洲英才”,获得了市委组织部的资金扶持;市科技局、财政局共同推进的2013年海门市科技计划,公司的《常压液相法生产磷酸铁锂技术研究》也获得了资金扶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