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门构筑人才集聚政策洼地
创业类人才最高获500万资助
    来源:海门日报    [大][中][小]

          

  今年以来,又有5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加盟海门创新创业。据海门市人才办最新统计,到目前为止,来海创新创业高层次人才近万名,其中国家、省级各类人才计划资助对象超过120名。作为一个县级城市的海门,为何有这么多的高层次人才纷至沓来,就此记者专门采访了市人才办。

  聚才:构筑“政策洼地”

  这两年来,海门不断创新和完善聚才政策,全面实施了以《海门市人才工作三年行动计划》为统领,《关于加快引进和培育国家“千人计划”人才(项目)的激励办法》、《海门市“东洲英才”(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引进计划实施办法》等文件相配套的“1+5”系列政策,以及《海门市高层次人才岗位津贴和购(租)房补贴暂行规定》、《海门市“东洲英才”引进计划专项资金使用管理办法》等操作细则,为人才来海创新创业提供集成支持。对于创业类人才,最高给予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创新类人才,最高给予100万元的项目资助;对特别优秀的创业人才(团队),实行“一事一议、上不封顶”。来海的高层次人才每月给予1000元至6000元生活津贴以及最高100万元的购房补助;设立“东洲伯乐奖”,对成功引荐人才来海创新创业的,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今年实施了海门市“东洲英才”引进计划,高标准评选资助了27名人才。

  揽才:创新活动载体

  近两年来,海门创新各种活动载体,广泛揽才。海门连续3年组织了科技人才节,让人才与海门的产业充分对接,全市累计已经并落实创新创业人才项目超100个,同时,海门每年都要组织 “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门行”、“海门籍高层次人才家乡行”等智力合作洽谈活动,并依靠科技镇长团资源,组团开展“招才引智高校行”、“985高校巡访”活动,先后赴复旦大学、上海交通大学、浙江大学、厦门大学等重点高校开展对接活动,增进校地联系,强化人才交流合作。从2010年起,实施“520名校揽才工程”,从985高校招聘高层次紧缺人才100多人。海门还积极延伸引才触角,先后在美国、上海、西安等地建立人才工作站,形成了社会化招才引智网络。依托海门籍海外高层次人才、海外商会等设立3个海外人才联络站,加速人才国际化。

  爱才:优化服务体系

  海门着力打造服务人才的软环境,“拴心留才”,努力打造有利于各类人才施展才华的舞台,充分激发人才发展活力。市委突出“一把手”抓“第一资源”这个关键,每年市委常委会都多次专题研究人才工作。整合职能部门力量,推行“一企一策”个性化服务,为企业人才发展保驾护航。常态化开展市领导联系优秀人才制度,每名市领导联系1名高层次人才,定期开展人才走访、慰问、联谊活动。今年市财政设立了2500万元的引才专项经费,用于对人才的扶持和服务。海门市还全力推进“人才安居”工程,全市已建、在建人才公寓面积达40万平方米,仅临江新区省级生物医药科创园现已建成320套“精装修”人才公寓,实现“拎包即住”。市行政服务中心设立“人才服务窗口”,为引进人才发放“东洲英才”服务卡,举办“创业人才沙龙”,开辟创业扶持、子女入学等“绿色通道”,定期组织人才健康体检和考察疗养,努力实现“一卡在手,全程无忧”。每年都要对优秀人才表彰奖励,大力营造“尊才、爱才、用才、惜才”的浓烈氛围。(本报记者王雁玲 马国兴 通讯员赵永伟)   

jshmzzb2014-11-07浏览([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人才工作

 

公示公告

 

党建基础知识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