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海门政策+服务"拴心留才" 推动转型升级
以平台集聚高层次人才,以人才推动转型升级
    来源:海门党建网    [大][中][小]

   “没想到中国一个小县城集聚了这么多创新创业高端人才。”9月23日,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海智办、江苏省科学技术协会、中国旅美科技协会联合主办的中国(江苏)国际科技交流与人才智力合作大会在海门召开,应邀发表主题演讲的诺贝尔生理医学奖获得者、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斐里德·穆拉德博士由衷赞叹。当天,包括数十名院士、国家千人计划专家、海外博士在内的250多名顶尖专家学者集聚海门。

  临江新区,原是海门一个落寞的江边小镇。如今,因生物医药科创园的崛起,成为海门科技人才集聚的“硅谷”。

  9月28日,记者在科创园看到,公共实验室、研发楼、GMP实验工厂一字排开,一期近10万平方米,涵盖研发孵化技术服务、药物研制与筛选等平台已全面投入使用。

  “目前已经吸引了10多个科研院所、海归科研项目入驻。”园区负责人介绍,总投资1.6亿元的浸会大学(海门)科研院项目建成后,进驻科研人员将达100名以上。总投资1亿元的中国医药工业研究总院海门分院项目,建成后可引进300名以上常驻研发人员。3年内,预计有100名以上的博士在临江新区创新创业。

  以创新创业平台,集聚高层次创新人才,以人才的集聚推动产业的转型升级,是海门推动科技创新战略的一大亮点。

  杨登贵,美国麻省理工学院博士后、化学教授。2000年牵头在海门创办慧聚药业。10多年里,杨登贵带领企业的研发团队申请发明专利15项,有13个产品获得省高新技术产品称号。前不久,杨登贵团队在全省创新创业大赛中获得一等奖,并将代表江苏参加全国大赛。

  在海门,一个人才引来一个团队,一个团队带动一个产业升级的例子不在少数。黄乃正院士团队与海门慧聚药业团队组建“海慧院士工作站”,研发的盐酸贝那普利获省高新技术产品。中科院院士贺林领衔在海门创办高科技实业,同时引来时代伯乐创业基金,计划用3至5年时间建成百亿级健康医药产业园。此外,中兴能源装备、包罗铜材、中南建筑产业集团、京海禽业等5家院士工作站进站院士团队专家60多名,短短两年时间内,申请发明专利40余项,开发新产品20多个。

  人才总量突破17万人,在海门创新创业的高层次人才达到近万名。其中国家、省级各类人才计划专家超过120名,全市共有享受国务院特贴专家13人,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9人,引进中科院院士1名,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国家“千人计划”专家15名。

  政策创新和优质服务“拴心留才”。海门市长杨曹明介绍说,该市对于创新、创业类人才,最高分别给予100万元-500万元的资金支持;同时设立“东洲伯乐奖”,对成功引荐人才来海门创新创业的,最高给予20万元的奖励;开辟子女入学、健康医疗等“绿色通道”……

  高端人才加速集聚,创新激情充分释放。1-8月,海门实现财政总收入103.04亿元,同比增长16.4%;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569.7亿元,同比增长20.2%,新兴产业产值362.74亿元,同比增长21.9%。(俞新美陈明 付奇)

jshmzzb2014-10-03浏览([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人才工作

 

公示公告

 

党建基础知识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