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我市通过积极落实规范化、标准化要求,突出抓好非公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保障机制、服务能力建设,有力提升了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质效水平。 突出活动阵地建设 按照“硬件建设到位、配套设施完善、档案资料齐全”的工作原则,统筹各方资源,确保企业党组织活动阵地达到“六个有”,即有场所、有设施、有标志、有党旗、有书报、有制度。目前,规模以上非公企业普遍设立了面积不少于40平方米的党组织活动室,并严格按照“六有”标准进行了配置,部分有条件企业专门开辟了融“企业品牌与文化介绍”、“荣誉陈列”、“党建成果展示”为一体的综合阵地。为助推企业党建阵地标准化建设,市委组织部还组织各乡镇、园区党(工)委通过开展送党旗、送制度、送书进企等活动,帮助企业党组织完善硬件,健全民主集中制、“三会一课”、流动党员管理、党费收缴、民主评议党员等规章制度,促进企业党组织正常开展组织生活。此外,针对规模以下已建党组织非公企业尤其是其中的小企业,软硬件条件暂不达标的,积极依托村社区公共服务中心、园区党建工作站、乡镇工业集中区、行业协会等,通过属地共驻、资源共享、活动同步、影响同频的模式,帮助其逐步达标。 突出保障机制建设 在制度保障上,通过编印下发《海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作业标准》,实行党建进展情况动态管理,制订出台质量考核体系,开展贯标创评活动等措施,促使非公企业党建工作规范落实、整体推进。在人力保障上,按照“职业化管理、市场化运作、专业化培训”的要求,通过内选一批、外聘一批、下派一批的方式,不断壮大党务工作者队伍。目前,全市通过集中培训和资格认证,建立形成了一支近700人规模、素质高、懂党务、会经营、善管理的企业党务工作者队伍,同时从市镇两级党建部门、工商税务部门以及大学生村官、退休老书记中选派近千名党员干部担任企业党建工作指导员,助力非公企业党建工作。在经费保障上,进一步加大党费反哺力度,并严格落实省党工“四统筹一争创”工作要求,建立健全了党建经费与工会经费统筹使用机制,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扎实有效开展提供了强力支撑。 突出服务能力建设 围绕强化企业管理,落实企业党组织和管理层“双向进入、交叉任职”机制,推动企业内部逐步建立起党组织班子与董事会双向情况通报制度。深入推行党员定责上岗活动,围绕把企业中的各类人才培养成党员、把党员培养成企业的人才,创造一流业绩、创树一流形象的“双培双创”要求,在党员相对集中的车间、班组设立党员先锋岗、党员责任区或成立党员突击队,通过激励党员立足本职创先进、当模范、作示范,充分发挥好企业党组织在职工群众中的政治核心和在企业管理中的政治引领作用。围绕构建和谐企业,完善由企业党组织、群团组织、企业主、党员职工代表组成的“四方商谈”联席会议工作机制,搭建企业管理层和广大党员职工沟通、交流、议事平台,促进企业和谐,形成发展合力,保证企业健康运行。建立企业党员联系服务群众制度,组织党员定期不定期与入党积极分子、技术骨干和生活困难职工交流思想,切实帮助解决生产和生活中的实际困难。积极引导企业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加强企助村、扶贫济困、公益事业、环境保护等活动,全面展示企业良好形象。围绕助推企业发展,在非公企业党员中广泛开展“创新增效我先行”,经营、产品、服务“三转型”金点子征集以及优秀转型兴企方案策划等多种形式的专题活动,引导党员在自主创新、产业升级、市场开发、节能降耗、安全生产等方面发挥示范带头作用,有效实现了企业发展和党建工作的双促进、双提升。(通讯员 海祖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