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会宁县三招让失联(管)党员“归队”
    来源:中国组织人事报    [大][中][小]

(通讯员 胡雪峰赵旭东)为认真开展好“党员教育管理年”活动,帮助失联(管)党员及时找到党组织,实现“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目标,今年以来,甘肃会宁县采取摸底排查、完善档案管理、帮教失联(管)党员等措施,帮助失联(管)党员及时“归队”。

“拉网式”排查,摸清失联(管)党员动向。会宁县在全县开展以“组织找党员、党员找组织”的“双找”活动,采取向老支书和老党员查询、向亲戚朋友追询、向户口所在地派出所咨询等办法,查找党员住址及联系方式;借助党员QQ群、飞(微)信等平台,公开办公室和组工干部联系方式,方便失联党员主动联系。

“户籍式”管理,创建失联(管)党员档案。要求各级党组织在认真填写“会宁县失联(管)党员摸底表”的基础上,按照失联(管)缘由分类登记造册,建立管理台账。对所有排摸出的失联(管)党员,填写失联(管)党员“三帮一”结对情况登记表,通过三个月找,准确掌握失联(管)党员动向,进一步完善档案信息;对查找到的失联(管)党员,针对帮扶对象基本情况,建立帮扶档案,提出具体的帮扶措施,通过三个月帮,使失联(管)党员及时“归队”;对无地址、无联系方式、无音讯的“三无”党员,另行登记建档,并作为基础资料保存。建议各党组织建立电子信息档案,实行“户籍化”、“精准化”管理,及时更新数据库,进行实时动态管理,做到联系一个、掌握一个,管理一个。

“集中式”归队,理顺失联(管)党员关系。按照集中抓总、分类归队的办法,进一步找准失联党员定位。因工作调动失联(管)的党员,多方查询联系方式,并督促其尽快将党组织关系转出;因外出务工6个月以上失联(管)的党员,分划到流动党员队伍中,进行跟踪管理;因毕业尚未找到稳定工作的大学生党员,经征询本人意愿后,可将党组织关系转出,也可以继续保留至户口所在地党组织管理;因随子女常年定居在外地的老党员,党组织根据本人意愿,采取党组织关系转出和纳入流动党员两种方式进行管理;经各方努力,确实联系不上的无地址、无联系方式、无音讯“永久性失联”党员,通过三个月组织慎重审查,核准无误后,再依据处理程序,由组织给予处理决定。要求各级党组织一方面为失联(管)党员的党组织关系转接提供便利和帮助,另一方面建立严格的管理制度,对党员进出、沟通联系、参加组织生活、党费交纳等进行规范管理,从根源上严防失联(管)党员的再次出现。

jshmzzb2015-07-23浏览([打印]    [收藏]    [推荐]    [关闭]
 

公示公告

 

党建基础知识

 
 
 
进入编辑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