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以来,海门市纪委依托新建成的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共举办廉政教育培训班35期,培训4000余人次,真正实现全市副科职以上领导干部每人每年接受一次廉政教育。严惩是为了深治,五年来,市纪委始终坚持惩防并举、标本兼治,既保持正风反腐高压态势,又注重教育防范和制度建设,不断构建具有海门特色的惩防体系。 突出廉政教育,注重以文化人,筑牢党员干部“不想腐”的思想防线。针对不同层次、不同群体、不同行业的党员干部,分类施教,有的放矢,建立分类分层次的反腐倡廉教育。突出领导干部重点,强化正反典型教育,五年共召开全市领导干部警示教育大会8次。将领导干部任前“六个一”廉政教育、领导干部上廉政党课等要求纳入党风廉政责任制重点任务分解。把领导干部家风建设摆在重要位置,开展“写廉洁家书、讲家风故事、立家规家训”活动,推动领导干部带头重家教、立家规、正家风。 强化对全社会的宣传教育,依托廉政文艺作品巡演等活动载体,通过文艺形式,使广大党员干部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在全社会倡导崇廉践廉的良好社会风尚。创新“5·10思廉日”活动形式,成功举办廉政辩论赛、百名将军海门廉政书画作品展、作风建设知识竞赛,精心组织开展廉政文艺作品创作、汇演活动,连续五年坚持送廉戏下乡。充分发挥党风廉政建设教育中心、滨河廉政文化广场等载体作用,开设《廉政时空》电视专栏,利用党报党刊、广播电视和“海门廉政网”等平台,在全社会营造了廉荣贪耻的良好氛围。 深入推进廉政文化建设,海门中等专业学校、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获评省级廉政文化示范点、市党风廉政教育中心、张謇纪念馆获评南通市廉政教育示范基地。截至目前,全市共有省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 6家,南通市级廉政文化建设示范点42家,南通市级廉政教育基地 4家。 强化制度约束,依托科技手段,构筑党员干部“不能腐”的制度笼子。“制度+科技”扎实推进“三清示范区”创建,制定出台《海门市争创“三清示范区”指数评价体系(试行)》,部署开展“三清示范区”特色品牌创建,着力打造“双责压肩”“严纪惩腐”“清风东洲”等九大工作品牌。将信息网络技术等现代科技运用到惩防体系建设之中,搭建了电子监察监控、公共资源交易监管、基层权力阳光运行、12345政府公共服务等多个科技平台,形成了具有海门特色的“制度+科技”惩防体系基本框架。 在全国首创行政执法案件全程监督制度,推行主要负责人“四个不直接分管”制度,率先建立了覆盖全市各个镇村的基层权力阳光运行网——“e路清廉风”,有力地促进了基层权力公开透明运行。建立了党员领导干部廉政风险防控数字化管理系统,对党员干部和岗位廉政风险进行等级评估,提前预防风险。(本报记者陈亚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