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治是首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近日,云南印发领导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办法,通过清单化确定考察内容、立体化丰富考察方式、精细化开展评价鉴定、实效化运用考察结果,绘好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工笔画”,考准考实干部政治素质,把好选人用人政治首关。
正向和反向考察指标相结合,清单化呈现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内容,立起务实管用的考察标尺,打牢干部政治素质考察基础。围绕政治忠诚、政治定力、政治担当、政治能力、政治自律等5个方面确立15条正向考察指标,将原则性要求进一步具象化。列举“两个维护”不坚决、理想信念不坚定、政治能力不过硬、斗争精神不足、担当意识不强、规矩意识较弱、作风不严不实等8个方面22条反向考察指标,围绕政治素质开列“负面清单”,明确干部必须远离的红线,让干部政治素质考察鲜明起来、辨识度强起来。 明确政治素质考察应把功夫下在平时,突出一线考察识别,立体式了解干部。多类考察并行,采取平时考察、专项考察、年度考察、干部任前考察、换届考察等方式,结合一线考察识别干部蹲点调研、一线考察识别干部重大专项调研、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年度考核、干部日常调整配备、各级领导班子换届等工作一同开展或单独开展,经常性、近距离、有原则地接触干部、了解干部。多种手段并用,有侧重地采取谈话、总结述职、民主测评、列席民主生活会和组织生活会等手段,挖掘考察对象重要信息和“活情况”。多个角度并重,通过与考察对象本人、班子成员、直接上下级以及相关知情人等深度谈话,不打招呼直插重点工作现场考察、沉到一线看举措听民意察实效,走访家庭和街坊邻里,听取干部群众意见、舆论评价和社会反映等,掌握干部“所干事中”和“工作之外”的政治表现。 针对不同岗位、不同领域、不同层级干部特点,分级分类分层设置政治素质评价内容,精细评价鉴定干部政治素质。分职务评价鉴定。对正职领导干部,重点看把握方向、把握大势、把握全局以及辨别政治是非、保持政治定力、驾驭政治局面、防范政治风险情况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对副职领导干部,重点看从政治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政治上谋划、部署、推动工作和支持“一把手”工作履行“一岗双责”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分领域评价鉴定。对党政机关领导干部,重点看把准政治方向、坚定政治立场、严守政治纪律等情况;对高等院校领导人员,重点看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自觉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对其他事业单位领导人员,重点看将党的领导融入事业单位治理各环节,推进事业单位改革,推动公益事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对国有企业领导人员,重点看坚持和加强党对国有企业的全面领导,加强国资监管和党风廉政建设,推动企业深化改革、提质增效、化解风险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分层级评价鉴定。对州(市)领导干部,重点看统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生态环保、社会稳定、党的建设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对县(市、区)领导干部,重点看在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促一方发展、富一方百姓、保一方平安等方面的政治表现;对其他领导干部,通过具体事例和干部日常表现评判政治素质高低。 规定完善政治素质档案,将干部政治素质考察中形成的各项材料纳入干部全程纪实信息系统动态管理,并将考察结果运用到干部育选管用全过程,树立优上劣下的鲜明导向。对考察结果为“好”的,在同等条件下优先晋升职务职级,有效激励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对考察结果为“较好”的,根据考察中发现的不足,有针对性地开展专题培训,强化实践锻炼和岗位磨炼,查缺补漏、补齐短板;结果为“一般”的,视情况通过函询、提醒谈话、诫勉等组织处理,指出存在问题要求限期整改,整改完成前不得提拔或进一步使用,不得晋升职级或评先评优,担任领导班子主要负责人的所在班子年度考核不得评为优秀等次。对考察结果为“较差”的,实行“一票否决”,启动干部“下”的调整程序。 (通讯员 云祖轩)
|